找到相关内容154篇,用时7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虚云与鸡足山

    1577年),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李贽任职姚安府时曾游居于寺中,著有《钵盂庵听经喜雨》等诗文,后人曾在庵中建“李卓吾先生谈禅楼”作为纪念。此庵自清嘉庆后开始破败。虚云因此庵无僧住而选中为道场,并得知此庵无人敢...

    薛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3269547.html
  • 照明序文是李通玄传记的第一手资料

    研究》一书中,当写到明代著名学者、居士李贽(李卓吾)所撰的《合论简要序》时,说李贤不仅把《新华严经论》和《合论》混为一谈,还将《合论简要》各卷最开始写为《唐沧州长者李通玄合论》。小岛岱山认为,这是“...

    王乃积 郭华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474944.html
  • 浅议古代文学居士的别号

    (北宋词人)、石湖居士——范成大(南宋诗人)、于湖居士——张孝祥(南宋词人)、温陵居士——李贽(明文学家)等,有的从诗人住地寺庙的名字而来,如香山居士——白居易(唐代大诗人)、茶山居士——曾畿(南宋...

    申明秀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333695328.html
  • 试论佛教徒如何报父母深恩

    行道彰显父母祖宗之德的贤人才能往生净土,成就佛道。佛门居士中也有人赞同孝顺念佛的主张,李贽在《焚书》中言:“念佛者,必修行,孝则百行之先,若念佛名,而孝行先缺,岂阿弥陀亦少孝行之佛乎?”(李贽《焚书》卷四之《读若无寄母书》)李贽认为孝行是念佛成佛的必要条件,如果缺少孝行,无佛可成。   新的世纪,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年化国家行列,而家庭养老依然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养老方式。一方面,解决老年人问题重点仍...

    净凡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185049.html
  • 明朝佛教

    的研究,也形成一种风气。宋濂、李贽、袁宏道、矍汝稷、王宇泰、焦竑、屠隆等,都于佛学有相当理解,遗有许多有关佛学的著作。 宋濂为明初翰林学士,曾三阅大藏,著有《宋学士文集》。所撰高僧塔铭等文字三十九篇,祩宏辑成《护法录》,为元末明初佛教史传的重要资料。李贽出入儒释之间,尤好禅宗。著有《文字禅》、《净土诀》、《华严合论简要》等书。 袁宏道与兄宗道、弟中道三人,俱以文章知名。他初学禅于李贽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52943705.html
  • 明建文帝下落三说考述

    胡濙以访仙人张邋遢(即张三丰)为名,偏行天下州郡乡邑,隐查建文帝安在⑤。所以明代大思想家李贽(卓吾)说:“当永乐在位之二十一年也,犹未放心于建文之逃去”⑥,也就是说直到朱棣病殁前一年,对朱允炆的寻访和...有的涉及建文,有的专述建文)。例如李贽《续藏书》、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》、王世贞《弇山堂别集》、陈继儒《建文史诗》、赵士喆《建文年谱》、屠叔方《建文朝野汇编》、释永惺《大明高僧传》、徐嘉言《建文纪》、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75357141.html
  • 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

    晚明,以王门后学为中心,再有其他一大批学者与之呼应,三教合一之说一时甚嚣尘上,甚至其影响及于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字。为叙述方便,下举罗汝芳、王畿、袁黄、李贽、屠隆、陶望龄、陶奭龄、公安三袁(袁宗道、袁宏道、...此类善书的中心思想,仍是报应、阴骘,其根本则是儒、佛、道三教合一。而李贽更是断言:“儒释道之学一也,以其初皆期于闻道也。”(注:李贽:《初谭集》卷11《释教》。)  屠隆自称好谈二氏,对佛、道均持肯定...

    陈宝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2342216.html
  • 灵光与曙光——从明代宗教意识看中国近代文明的发端

    有两个方面的内容:一是继续重视人或“人心”的本体地位,二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,克服王学脱离现实的流弊。   李贽的学说在发扬“心本体论”,以人心做为价值判断的主体方面达到了顶峰。这首先来源于他对...还是道学,都不足以成为道德评判的标准,而是“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可也”[28],并据此指责残害何心隐的耿定向为“好以佛法害人”[29]。这种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法则在当时社会的力量,正如李贽自己在70岁时回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2480767.html
  • 宋明诸儒之出禅归儒

    宋刘经臣参叩过东林总、慧林冲、韶山杲等禅师,于智海禅师处开悟,著《明道谕儒篇》会通佛儒。明儒高攀龙、李贽等,亦深于禅宗。清代钱伊庵、彭绍升、薛起凤、汪缙、罗有高等诸儒,皆相挽入佛,倡儒佛一贯,...

    陈 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3453663.html
  • 中晚明戏曲中僧尼世俗化现象论析

    在下层民众中,它们的影响力都十分微弱。  明中晚期,在士大夫中影响较大的是阳明学派、泰州学派以及林兆思(1517—1598)所创的儒教。尤其是以王艮、李贽为代表的泰州学派,大力否定圣人和常人的差别,重视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和尘世乐趣的享受,充分肯定人的自然、天性的欲求,猛烈抨击旧道德对人的正常欲望的压制,其理论具有平民化倾向。李贽宣称“盖声色之来,发乎性情,由乎自然”[2],还指出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,...

    柯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64256437.html